科学防疫有学问 切忌“想当然”
连日来,许多“勤恳负责”的社区管理人员和物业公司在互联网走红,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原因是他们为做好消毒工作,自创了多种“先进”方法。例如,无人机空中喷洒消毒、小区入口“消毒通道”、“鞋底消毒池”、轮胎喷洒消毒等。与此同时,吃大蒜、吃维C能提高免疫力等各类食疗说法也广为流传……那么,这些做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现有的日常防疫手段又有哪些误区?科学的社区和家庭、个人防疫该如何开展?
过度消毒不可取 不仅无用还伤身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庞星火
视是否有病毒污染开展消毒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只有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并且要精准消毒、科学消毒。而对于没有出现病人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据此,我们应该掌握的原则是: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污染了小区、企业、办公场所和街面,大概率是在病人的飞沫能够到达的或者手经常接触的,并且有利于病毒留存的部位或地点。例如,门把手、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内壁、楼梯扶手,病人停留过的室内环境等。对这些地点和部位,可根据需要进行消毒。
出现病人的场所要尽早按规定进行消毒,密接人员、居家隔离人员,按照市疾控中心相关指引规范开展消毒。
而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电梯间、办公场所、会议室场所、宾馆、超市、饭店等,没有出现病人或隐性感染者时,主要以加强清洁为主,对手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每天重点开展消毒。
对于特殊人群,如快递小哥、警察、出租司机、家政人员,我们提倡以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为主。
过度消毒须引起公众更多重视
目前,过度消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外环境大范围的过度消毒 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室外环境、空气、地面、绿植等,因空气流通、紫外线等因素,存在病毒的可能性极低,且地面、绿植,人手一般不会去触碰,感染病毒的风险很低,在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更不建议在小区、企业、办公场所等入口设立消毒通道。禁止街面进行大面积消毒,应注意残留消毒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社区、单位对进入人员、车辆等进行人体、车体消毒 这种做法也不可取。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对人体黏膜、皮肤都有很强的刺激,会对人造成伤害。
普通民众日常外出,全身被病毒污染的可能性较低,完全没有必要全身消毒。衣服、车辆携带病毒的概率很低。只有接触病人或有明确污染时,才需进行消毒。疫情期间可适当增加清洁频次即可。
综合上述问题,我们的建议主要包括: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室外场所及物品,如地面、绿植、墙面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不需要消毒;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出人员的鞋底进行消毒;居民家庭、办公场所等室内下水管道不必经常消毒;在加湿器中加入含氯消毒剂,加湿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方式,会对室内的人员造成伤害;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皮肤黏膜也有刺激;残留消毒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长期使用消毒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对物品也有损毁。
运动出汗降低免疫力?别信!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康复医学科 沈亚南 刘遂心
为了更好地阻断疾病传播,大家都很理智地坚持待在家里,减少外出,居家隔离固然重要,但其明显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降低了日常活动量。目前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争议,比如,有人认为要避免运动,因为运动会丢失汗液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也有人认为要增加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排毒。那么,疫情期间究竟是否要继续运动?如何正确地运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运动是防病天然良药
运动已经被证实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良方,运动是一种天然的良药。运动可以预防和治疗包括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压等40种以上的慢性病。有研究显示,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其死亡风险比健康人要高。所以,通过运动来预防疾病、维持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科学规律的运动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降低疾病发生率。目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来进行针对性治疗,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最好的医生。
居家运动强调循序渐进
疫情期间,我们在家要保持合适的运动量及强度,一般成年人每周至少要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我们在家每天可以采用总时间30分钟~60分钟的家庭快走、原地快速踏步及广播体操等,可以分2~3次完成,做运动时要自我感觉有点用力,微微出汗,最好再配合每周的俯卧撑或普拉提等训练保持肌肉力量。
对于无运动习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可选择在家保持日常活动,经过医生评估、运动康复指导后再进行家庭运动康复。要注意,做运动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应该要多注意身体的感觉,循序渐进地进行科学运动。
网上关于疫情期间通过一次增加大运动量来实现所谓排毒之说是不对的。在进行一次急性运动之后,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使人体的免疫力暂时下降,需要数小时才能恢复,这也是运动出汗后要及时保暖、补充营养、保证良好睡眠的原因。特别是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群不要从大强度运动开始,避免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笔者向大家推荐几个安全运动的小贴士:1.听从自己身体感觉,不舒服时停止运动。2.做好运动前的热身以及运动后的放松。3.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增量太快,时间过长。4.运动后注意保暖,及时补水。5.注意营养、睡眠,保持心情愉快。
洗手不简单 别让双手白洗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感染性疾病中心 宗志勇
误区一:洗手时间长就可以了
很多人认为,延长一下洗手时间就是认真洗手了。其实,洗手除了要保证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洗手的方法。
首先,洗手需要用力揉搓双手表面,才有利于清洁手上的脏东西。否则,很多病原体可能还残留在手上,容易造成健康隐患。其次,洗手时,除了手心和手背,重点还要关注大拇指和指尖,可以用手掌握住大拇指来回揉搓、指尖在掌心揉搓等方式来清洁上述部位。
此外,使用合适的清洁消毒产品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推荐用洗手液来洗手。没有洗手液时可使用香皂或肥皂,但需要保持干燥,否则易滋生细菌。外出不方便水洗时,可携带小瓶的速干消毒液清洁双手。没有手消毒液时,湿纸巾也可以派上用场。
误区二:免洗洗手液效果更好
有些人觉得,日常洗手并不“可靠”,得用一些辅助手段来洗手,比如,免洗洗手液,这样消毒的效果才好。其实不然。当手上有可见的污垢时,免洗洗手液的消毒效果会受到影响,建议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只有在双手没有肉眼可见的脏污时,才可以考虑使用免洗洗手液。同时,在洗手液自然干燥之前,不要用纸擦拭或者用水冲洗。
误区三:酒精也可用来洗手
新冠病毒怕酒精,那是不是可以用酒精直接来消毒双手呢?逻辑上看,没有问题,但实操时就有局限性了。酒精和免洗洗手液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免洗洗手液内含护肤成分,对皮肤伤害小。但是,反复直接使用酒精擦拭双手,容易造成皮肤干燥等健康问题。当然,偶尔可以使用酒精消毒双手,此时,选择涂抹和擦拭的方式更为妥当。
当使用酒精喷雾消毒双手时,应注意远离潜在火源,比如抽烟人群、电器、炉灶等,避免引发火灾。
误区四:外出才需洗手,宅在家里则不用
外出归家,第一件事是洗手,这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但不少人觉得,家里很干净,没必要经常洗。其实这种认识不正确。真正判断是否需要洗手的原则不是出不出门,而是是否触摸“易感”部位或接触了污染物品。建议在准备食物前,吃饭或吃药前,触摸口鼻前,抱孩子或给孩子喂饭前等以及咳嗽或打喷嚏后,上厕所后,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钱币后等情况时,一定要洗手。
多吃大蒜或维C能预防感染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 窦攀
笔者近期听到了一些关于防疫饮食的错误说法,梳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1.多吃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
不能。在动物实验上,的确可以看到大剂量补充维生素C对于动物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除非有明确的维生素C缺乏,否则长期大剂量补充维生素C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维生素C过量和尿酸代谢异常。我们建议,有条件的人,可以采取选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方式,因为这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
2.吃大蒜可以抗病毒?不能。大蒜素在动物实验中的确有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但是想要让我们人类达到动物身上的大蒜素浓度,需要一天内食用非常大量的大蒜,但这很难实现,也并不建议,尤其对于本身胃肠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容易引起腹部不适。
3.喝高度数白酒可以抗病毒?不能。75%的医用酒精在体外使用(冲洗,擦拭)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繁殖,但这可并不代表喝酒可以抗病毒,也没有科学依据。
事实上,预防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远离人流较大的场所外,我们确实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如何通过饮食改善免疫力,请记住以下5个关键点:
一是要均衡饮食,尤其重视优质蛋白(牛奶、蛋、大豆制品、肉类)和新鲜蔬菜水果;二是在前一条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蛋白质类、n-3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和亚麻籽油、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膳食纤维以及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等;三是避免短期内因活动减少而造成肥胖和血糖升高;四是避免消瘦和体重下降,进食不足的老人应及时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因为营养不良直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五是避免吸烟和饮酒,并做适度运动。
喷洒酒精图省事?家居消毒有讲究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刘昌伟
目前,新冠病毒尚无随空气远距离传播的确切证据,因此,在家里和小区没有确诊人员的情况下,家居庭消毒不必过于频繁。
但是,对于家里有居家隔离的人或曾接触过疑似患者就需要严格消毒,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戴好一次性医用手套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密切接触者的人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和床品。
75%浓度酒精不能喷洒
消毒剂方面,消毒效果最佳的是75%浓度的医用酒精(乙醇),一般用于手部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正确使用方式是擦拭,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在物体表面擦拭一段时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用酒精直接喷洒房间时,酒精容易挥发,达到一定浓度就极易发生严重火灾,甚至爆炸。因此,酒精绝对不能用于空气消毒,其火灾危险性也被定为甲类。
含氯消毒剂勿与洁厕灵等同用
市面上销售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一般为5%~10%,可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稀释,即10ml(1瓶盖)84消毒液兑水1000ml(2瓶500ml矿泉水)。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市售有效氯含量为20%左右,按照漂白粉和水1∶400进行配置即可。
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物品时,若采用擦拭方式,建议接触时间超过10分钟;若采用浸泡方式,建议接触时间为30分钟。需提醒的是,含氯消毒剂不能和洁厕灵或酒精同时使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吸入会造成人体伤害。
高温消毒优于紫外线消毒
对于耐热物品,比如餐具、玩具、奶瓶等小物件,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强度足够的紫外线是可以杀灭病毒的。日照紫外线强度较低,晒太阳不能杀灭病毒。敞开式紫外线灯很容易造成皮肤和眼睛损伤,甚至导致基因突变,不适合家庭使用。封闭式紫外消毒设备,虽然将紫外线阻隔在内部,能对小物品、衣物等进行消毒,但仍然存在消毒死角。在开启紫外灯时,人与宠物需回避,以免眼睛和皮肤受伤。同时,紫外线照射时可能产生臭氧,因此消毒完成需要适当通风,散去臭氧。
综合来说,高温消毒有效,紫外线消毒也有效但并不推荐。
链接
一表教您如何消毒家居用品
物品建议消毒产品建议方式手、皮肤75%医用酒精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手机、电脑屏幕、键盘75%医用酒精擦拭门把手、钥匙75%医用酒精擦拭桌面、地面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台面、柜子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洗手池含氯消毒剂擦拭坐便器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塑胶玩具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后先用清水擦拭一遍奶瓶、奶嘴高温消毒56℃ 30分钟餐具、杯具高温消毒56℃ 30分钟衣物、外套正常洗涤即可,有高危风险者可使用60℃~90℃洗涤烘干快递可以用含氯消毒剂、75%医用酒精擦拭外包装外卖首选无接触配送蔬菜煮熟即可
大家都爱问
口罩使用热门提问
问:复工后要上班,在办公室是否还需要戴口罩?
要看情况。如果是单人办公室,且室内通风流畅,没有人员流动,就不用戴口罩;如果是多人办公室,想不戴口罩,前提就要保持室内通风,同时和同事之间的距离要保持1米以上,而且不会有外来人员走来走去,否则还是建议戴口罩。另外,建议进电梯前最好先戴上口罩。
问:网上有各种自制口罩教程,还有人通过折卫生纸和橡皮筋来做口罩,靠谱吗?
不建议在家自制口罩。口罩的生产有专门的技术标准和卫生要求,生产后还要用环氧乙烷来灭菌。一次性口罩至少有吸潮层、过滤层、防水防喷溅层三层,用纸巾等材料制作口罩,卫生条件和过滤效果都无法保证。
问:用过的口罩可以重复利用吗?比如,用75%浓度酒精、电吹风加热、紫外线等进行消毒后再戴?
酒精是液体,用酒精对口罩进行消毒,可能会影响口罩的过滤效果,不建议。佩戴口罩时,人体呼出的气体会让口罩的内层变得潮湿,时间一长,会有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口罩的外层会附着空气中微生物和粉尘。用足够辐射剂量的紫外线灯照射口罩,虽然有消毒效果,但需要照射口罩的内外表面才有用。而紫外线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一般人也很难掌握紫外线辐射剂量,所以不建议这么做。
问:带呼气阀的口罩可以买吗?
对于有慢性呼吸疾病或其他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疾病的人,戴有呼气阀的口罩会让他们呼吸更容易。但这种带呼气阀的口罩,过滤的是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是直接呼出的,不保护周围人。
问: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如果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良好,在家不必戴口罩;在露天空旷场所,独自驾车也无须戴口罩;如是单人办公室,且室内通风流畅,没有人员流动,也不用戴口罩。(深圳市疾控中心供稿)